跟進:干細胞干預慢性腎病研究取得新進展
添加時間:2021-03-29 14:56 瀏覽:157
慢性腎臟病CKD,是一種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腎臟損害病史大于3個月),包括腎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損傷、血液或尿液成分異常及影像學檢查異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1.73m2)超過3個月等。
慢性腎臟病患者會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食欲減退、代謝性酸中毒及輕度貧血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高血壓、心衰、嚴重高鉀血癥、消化道癥狀、貧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等,甚至有生命危險,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近年來,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有明顯增高趨勢,有數據顯示全球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達到了8%-16%。而我國的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高達10.8%,全國有大約1.2億人患有慢性腎臟病的患者
慢性腎病的傳統干預手段效果不佳
對于慢性腎臟病的治療,目前并沒有特效干預方法,患者的病情只能持續進展至終末期腎衰竭,不得不以依賴腎透析干預維持生命。而通過腎臟移植,理論上是可以從根本上干預慢性腎臟病,但腎臟移植存在著供體不足及移植后的免疫排斥等相關問題。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并不能很好地實施。
干細胞干預慢性腎病
隨著生物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干細胞療法進入大眾視野。干細胞這種具有無限自我復制更新以及多向分化潛能,被譽為“種子細胞”的細胞給慢性腎臟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發現通過靜脈回輸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能夠改善、延緩或逆轉慢性腎衰竭的病情發展。
干細胞干預慢性腎病的作用機制
1、多向分化為腎實質細胞,加速腎臟功能恢復。研究發現,間充質干細胞能夠分化為腎小球細胞、腎小球系膜細胞和腎小管上皮細胞等腎實質細胞,補充因腎臟功能損傷而凋亡的細胞,加速腎臟生理功能的恢復。
2、抑制免疫細胞,免疫調節改善腎臟微環境。MSCs在體內可顯著降低小鼠的抗雙鏈DNA抗體(ds-DNA)表達和蛋白尿,下調腎臟組織的TGF-β、血管內皮因子以及補體C3的表達,蛋白尿、血肌酐和抗ds-DNA下降。
3、分泌細胞因子,為腎臟修復提供營養支持。干細胞在進入機體后能夠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包括細胞生長因子、血管表皮生長因子等,這些細胞因子能夠促進組織血管內皮細胞的生成,調節局部微環境,從而為腎臟功能的修復提供營養支持。
總結與展望
有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干細胞能夠有效改善的疾病達到140余種,它在干預人類多項疾病方面展現出的巨大潛力,使得它成為了未來醫學領域的重點突破方向。目前已有多項研究成果表明,間充質干細胞能夠有效改善腎纖維化,提高腎功能,在慢性腎臟疾病的治療方面是可行且有效的。相信,隨著科學家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干細胞或將成為治愈慢性腎臟疾病的一種可行性有效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