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福音:干細胞將為全球10.5億高血壓患者帶來巨大福祉
添加時間:2021-03-29 14:55 瀏覽:100
高血壓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舒張壓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和視網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以器官重塑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鐘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測得的血壓≥140/90mmHg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病因有遺傳因素、精神環境因素、生活習慣因素和藥物因素等。
高血壓正變成一種流行病,單純藥物干預已經滿足不了大部分人的需求!
高血壓的危害
高血壓是現在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導致死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據權威報道:全世界有1/3的人患有高血壓,對于40歲以上的人來說,舒張壓每上升10毫米汞柱,因心臟病致死的風險就會加倍。
我國高血壓患者逾3.3億人,但患者的知曉率僅有43%。同時,僅有1/3的人在接受正規的干預,而血壓能控制正常的人不足10%。
近年來冠心病、腦中風等發病率逐漸上升,其中70%的心梗與50%的腦中風與高血壓有關。高血壓本身并不可怕,診斷干預也很容易,可怕的是高血壓的各種并發癥。高血壓常見的并發癥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腎病、周圍動脈疾病、中風、左心室肥厚等。
在高血壓的各種并發癥中,以心、腦、腎的損害最為顯著。高血壓最嚴重的并發癥是腦中風,其發生的概率是正常血壓人的7.76倍。
高血壓的靶器官為心、腦、腎和視網膜等?赡茉斐晒谛牟、腦卒中、腎衰竭、眼底動脈硬化等損害。高血壓越來越年輕化,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需引起重視!
干細胞與高血壓
干細胞對干預高血壓以及高血壓所引起的各種并發癥都有很好的效果。
干細胞(Stem Cell)是一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醫學界稱之為“萬能細胞”。
血管主要由血管內皮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所構成,內皮細胞為血液流動提供光滑的平面和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一氧化氮、前列環素2等,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血栓形成等多種作用。當血管的內皮細胞受損脫落或功能缺陷時,血管中的血小板就會產生堆積,并且內皮細胞產生的活性物質的數量就會減少,從而導致血栓以及高血壓的形成。
干細胞可以產生血管內皮細胞,恢復血管的功能,新生的血管內皮細胞還可以產生足量的一氧化氮、前列環素2等多種活性物質,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血栓的功能。干細胞還可以新生血管平滑肌細胞,預防和干預動脈硬化,恢復血管的順應性,增強血管功能。
據新華社最新報道,澳大利亞等國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中風患者移植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后可有效減少腦部損傷,同時還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復。此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中風》雜志上。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指存在于新生兒臍帶組織中的一種多功能干細胞,它能分化成許多種組織細胞?上蚨鄠方向進行分化。它在骨、軟骨、肌肉、肌腱、韌帶、神經、肝、內皮和心肌等組織工程方面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有研究從人臍帶中分離出MSCs,且細胞含量、增殖能力優于骨髓MSCs,免疫原性比骨髓MSCs低 ,并且具有取材方便,無倫理學爭議等優點,因此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
在此項臨床研究中,中風1.5小時后移植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可以迅速進入大腦受損區域,緩解炎癥并減少神經細胞死亡,而且在中風1至3天后注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仍然能加快康復過程,改善機體的功能恢復狀況。
不僅澳大利亞等國的這項研究表明了干細胞對于中風的作用,截至目前為止,在clinicaltrials.gov上登記注冊的干細胞治療中風的臨床研究共計47項,都用臨床研究數據表明了干細胞作用于中風所取得了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