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癥患者福音:干細胞或成為解凍新希望!
添加時間:2021-03-29 14:53 瀏覽:132
漸凍癥
“漸凍人癥”在醫學上稱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ALS),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因患者大腦、腦干和脊髓中的運動神經細胞受到侵襲,導致肌肉逐漸無力、萎縮,以及說話吞咽和呼吸功能減退,直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ALS患者的感覺神經并未受到侵犯,因此這個疾病并不影響患者智力、記憶和感覺。它與艾滋病、癌癥、白血病和類風濕,被世界衛生組織并列為“世界五大絕癥”。
ALS是家族遺傳病嗎?
ALS病人的平均發病年齡50-60歲, 到目前為止,ALS的病因尚不明確,但是主流觀點認為與基因突變、衰老和環境因素有關。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ALS基因被人們所發現。目前,約3分之2的家族性ALS病人和約11%的散發性ALS病人已發現明確的ALS基因。
在中國人群中,SOD1突變是被檢測出的頻率最高的基因,它可以解釋20%的家族性ALS患者和1%的散發性患者的致病原因。
對“漸凍人”進行基因檢測,有利于遺傳學診斷及親屬的遺傳咨詢,而遺傳學研究,可能會為尋找發病機制及可能的治療手段提供有力的幫助。
ALS能不能干預?
由于漸凍人癥病因不明,目前沒有較為有效的干預手段!袄麌_颉,是目前唯一被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和歐盟批準用于干預漸凍人癥的藥物。越來越多患者早期使用無創呼吸機和營養等支持治療,對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有絕對意義。
2014 年,那場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感受一下冰冷~~~世界各國的明星都參與到了“冰桶挑戰”中,為“漸凍癥”的科學研究籌集經費,希望能盡早找到干預這種病的方法。
2018年,著名的漸凍人史蒂芬·霍金逝世。這位生命斗士抗爭“漸凍人癥”55年,并且在宇宙論和黑洞理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堪稱來自星辰,歸于星辰。
“解凍”的新希望
霍金曾在有關干細胞的紀錄片中表示,“醫學界的新時代已經近在眼前,新時代里,人體任何疾病都可醫治,全靠我們體內那些擁有異能的細胞,它們叫干細胞!
干細胞(MSC)具有多向分化潛能,低免疫原性細胞,且具有很強免疫調節功能,參與自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過程。干細胞臨床移植成為藥物干預、手術干預后又一種干預高新技術,并在國際范圍內開展臨床試驗和應用。
Deda等將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到13例ALS患者的大腦部位,隨訪一年,9例患者癥狀緩解,1例患者病情穩定,具有較好的療效。
Petrou進行一項1/2和2a期的臨床研究,發現ALS患者移植過程中并未出現嚴重的副作用,癥狀均有改善,證明干細胞移植是安全有效的,并提供了臨床適應癥優勢。
2016年,《JAMA Neurol》雜志報道了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干預漸凍癥的I期和II期臨床研究結果。I期12例患者接受了肌肉注射或鞘內注射MSC,II期14例患者接受肌肉注射和鞘內聯合注射MSC。干預后6個月87%出現應答,25%病情緩解,疾病進展評分如ALS功能評定以及最大肺活量得到改善。這些數據顯示,MSC-NTF細胞肌肉注射和鞘內注射聯合干預漸凍癥是安全的,有望使患者獲益。
隨著干細胞技術革新,為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帶來了希望,其通過釋放神經營養因子支持神經元和周圍細胞。目前,干細胞療法成為安全有效干預ALS的新途徑,并顯示出特殊干預優勢和臨床價值,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