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福音:干細胞干預讓心臟迎來“第二春”!
添加時間:2021-04-28 15:39 瀏覽:106
在疫情期間,干細胞憑借在干預重癥、危重癥患者新冠肺炎患者方面的著突出貢獻,再次進入了公眾的視野當中。其實,除了新冠肺炎,干細胞干預在心臟病干預領域已相當成熟。
干細胞可修復心臟病
最近,一項發表在醫學雜志上的研究表明干細胞在心臟病發作后,可以起到修復作用。
在心血管疾病的干預中,各種心臟病后心肌組織的再生與修復仍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然而,干細胞干預作為一種促進心肌修復的外源性方法,已使目前的干預方式由心肌挽救轉向組織再生。
如今,中國有450萬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壞死后很難再生。各種心臟病都面臨著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壞死和末期心力衰竭的過程,干預十分困難。
干細胞具有自身分化的特性,近年來,利用干細胞這一的特性修復原有壞死心肌組織成為一種非常有前景的干預方法,給終末期心力衰竭和心力衰竭患者帶來了希望。
心臟病發作(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的損害程度如此之大,以至于心臟無法自行修復或阻止進一步的損害。值得注意的是,心臟干細胞治療完全或部分逆轉了2/3的相關病變,約85%的受病變影響的細胞對干預反應良好。
心血管疾病是中國乃至全球的頭號殺手。目前,這項關于干細胞如何修復受損心臟的新研究有望促進干細胞療法的廣泛應用。本研究旨在探討干細胞對梗死心肌的分子效應以及通過干細胞干預逆轉心肌損傷的可能性。
《2018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預測,未來15年,我國將新增750萬例心臟病患者,青壯年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心臟病發作是致命的原因是成年心肌細胞幾乎沒有再生能力。
缺血心肌一旦死亡,往往無法修復,會對心肌細胞造成永久性損傷,形成瘢痕組織,對心臟功能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甚至導致心力衰竭。因此,干預方案非常有限。
雖然我們身體中的一些組織(如骨髓、脂肪)富含干細胞,但心臟幾乎完全缺乏干細胞。因此,對于心臟來說,從外部引入干細胞已成為醫學研究的方向之一。
干細胞修復受損心肌效果
在過去的20年里,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干細胞來修復受損的心肌和恢復心臟功能。本研究揭示了心肌細胞的再生機制,為干細胞的應用提供了藍圖。
“干細胞療法的效果出乎意料,將心臟狀態逆轉到疾病前的健康狀態,”研究人員說,這項實驗最終在與人類最相似的靈長類動物獼猴身上進行。當評估左心室射血分數時,發現心功能已得到顯著改善。
與安慰劑組相比,干預組接受人心肌細胞移植的動物的射血分數由40%提高到48%,平均提高8%。臨床好轉8%將為患者康復帶來新希望。
人類多能干細胞的培養,并大量分裂,再分化為心肌細胞,然后移植到患者心臟內進行修復。干細胞療法為心臟迎來了“第二個春天”。